期刊信息
 

刊名:数码设计
曾用名: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
主办:证券日报社
主管:经济日报社
ISSN:1672-9129
CN:11-5292/T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837
期刊分类:科技科普
期刊热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计算机,初中数学,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产品设计,艺术,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传统文化,情感,动画,建筑,装饰,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当代艺术的新维度线上艺术(4)

来源:数码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30 05:4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述现象都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有关,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不同算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把大数据的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上述现象都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有关,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不同算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把大数据的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从本质上讲,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模拟和展开,其核心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拓展。从思维科学的角度而言,它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关系的实证。换言之,人工智能是通过心智哲学,如记忆、思想、意识、感情、意向、愿望、思维、智能等诸种心理行为进行信息加工,因此计算机属于信息加工系统。

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思想进行思维,是心智哲学在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心理学、控制论、语言学的全面介入而深化的。因此,人工智能与心智哲学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心智哲学的范围里,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神经生理学形成了智能系统的工作原理。

对于“智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智能是一种指向性,一种由语境的规定与目标导航的活动,更是对预期目标与结果的搜索。有意思的是这位哲学领域的现象学家竟成为人工智能的先驱者,由此在1970年产生认知科学,这种学科是集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神经生理学为一体。很自然的,与计算机相对应的研究心智模型的方法成为人工智能的出发点,其工作原理是把认知的过程解释为信息加工过程,把与此相关联的智能系统阐释为物理的符号系统。

以现阶段而言,机器人正通过人类的智能之手安装了相关的功能,比如像存储推理、归纳、判断、决策、行动等程序以后,其功能不断升级、完善。如果说前几次技术革命改变的是人的手和脚,以及人的器官的延伸及替代,那么人工智能的终极特征是人类自身的代替。一旦人工智能在完成目标方面与我们的目标相悖时,这些具备实现自我意识的机器对于人类则是危机。换句话说,它的终极目标是不可预测的。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对社会现场——大至社会群体,小至个人个体都可以进行数据化的智能处理,并通过数据把个人精确到超级肖像画的程度。换句话说,大数据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把有用的相关信息整理出来,如个人的背景、学历或个人隐私等。

不管是大数据还是人工智能,说它们是现实的,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判断分析,因此物理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比较全面地体现当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而当下人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状态大多与数据化知识结构相关。正是基于此,我们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端、区块链与“社会剧场”有关,与“社会现场”相连。这个“连”字,实际上指的是它与当代艺术——线上艺术的连接点与关系点。因为线上艺术的特点是面对数据化的社会现实的“现场与在场”,是与网络空间和数据形态相涉的“问题意识”所产生的个人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人与网络的依存感。就现阶段而言,就是人与手机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互联网的进化论是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万物互联。传统互联网形态就是PC互联网,它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形态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这些现象是技术的进化形态,在这里是人与“天”斗的范畴,这个“天”指的是自然环境。时下,媒体的权威正在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统一走向制衡,自媒体的兴起将与传统媒体形成有益补充,并使话语权从一体到多元。

从互联网形态进化的技术论到媒体平台的形态转换,关乎人的觉醒,是一大进步。它们的中心点是围绕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现实环境的彼此关系,围绕着人与历史阶段中的现实环境的转变而转变。换句话说,我们对手机如此依赖,并不是手机本身对人有超常的诱惑力,而是手机上的产品让我们欲罢不能。从微信的朋友圈到抖音,我们的时间被这些产品垄断,这样就产生了手机病人或者说是手机废人的第五个阶段。当我们刷着朋友圈、刷着链接、玩着抖音时,背后则是产品经理们在研究如何让用户上瘾,他们的手段就是“毁掉你的自律”。说到底,手机与5G时代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的关系让我们分外警觉它的功能,这个传感器的信息交换与通信几乎可以伸延和扩展到任何物体之间,方法是射视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系统设备并与之协定,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与信息进行交换与伸展,于此对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无论如何,这种形态涉及的是个人隐私与公共安全问题。

文章来源:《数码设计》 网址: http://www.smsjzzs.cn/qikandaodu/2021/0430/1190.html

上一篇:利用学生心理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下一篇:中药鉴定学数码互动显微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

数码设计投稿 | 数码设计编辑部| 数码设计版面费 | 数码设计论文发表 | 数码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码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