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数码设计
曾用名: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
主办:证券日报社
主管:经济日报社
ISSN:1672-9129
CN:11-5292/T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837
期刊分类:科技科普
期刊热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计算机,初中数学,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产品设计,艺术,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传统文化,情感,动画,建筑,装饰,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电子乐器从诞生到未来上

来源:数码设计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14: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尤其是大工业生产背景下的机器,在许多方面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电子乐器这样一种“机器”,也正完成着这一使命。 以前电声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尤其是大工业生产背景下的机器,在许多方面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电子乐器这样一种“机器”,也正完成着这一使命。

以前电声乐队、小型乐队,甚至大型交响乐队才能演奏的音乐作品,现在一个人利用电子乐器就能完成。有时,一台电子乐器就能发出所有乐器的声音,逼真程度越来越高。当大家提及软音源(软件形式的电子乐器),谈论的主要话题自然都是钢琴、吉他、管弦乐等原声(Acoustic)乐器的音色,很少提及电子乐器的独有音色。然而,作为一种乐器,它的自身特色一直在成长,如果说解放人力是它最初的使命,那么建立“自我”也是它不得不面对的宿命。

为讨论这个话题,我将电子乐器分为模拟(Analogue)乐器和数字(Digital)乐器两大类;每类又包含商用和实验两种用途;每种用途又按形式分成了硬件和软件;每种形式又分算法合成(Algorithm-based Synthesis)与样本合成(Sample-based Synthesis)两种发声原理。

按这个分类,本文从电子乐器发展史及发声原理两方面,梳理电子乐器的发展路径。

电子乐器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两股势力:模仿原声乐器的仿真势力,以及塑造自身特色的自塑势力。这两股相互交织的势力,此消彼长,贯穿于电子乐器发展史中。

纵观电子乐器发展史,我认为随着技术进步,电子元件体积逐渐缩小,电子乐器经历了四个时期:以真空管为载体的懵懂的诞生期;在晶体管/集成电路时代,由写意性仿真所产生的自塑期;集成电路后期写实性克隆的仿真期;以及当下,软硬件功能相对独立的分化期。

本文所采用的电子乐器分类

电子乐器在仿真中诞生

十九世纪末,电子乐器诞生之初的著名乐器Telharmonium①,是一台占地面积超大的电子风琴——第一台采用算法合成、加法合成原理的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出长笛、双簧管、小号、圆号以及大提琴的音色。

发明于二十世纪初,多次出现在作曲大师梅西安作品中的马特诺琴②(Ondes Martenot),最初型号声音像长笛/陶笛;之后型号音色有的像单簧管高音区,有的像巴松低音区,有的像弦乐。

部分电子乐器在演奏方式上照搬了原声乐器,在声音上直截了当地进行了仿真,部分乐器在演奏方式上有了创新突破,而声音依然在仿真,比如以体感为演奏方式的著名的泰勒鸣琴③(Theremin),在演奏者的手中,发出的是小提琴般的声音。

Telharmonium图片来源:By User Chris 73 on - [1], Public Domain.

Ondes Martenot图片来源:By ja:利用者:30rKs56MaE - ja:画像:Ondes_martenot.jpg, CC BY-SA 3.0.

Theremin图片来源:By Hutschi - Selfphotographed, CC BY-SA 3.0.

一段由MUSIC N发展而来的Csound乐器程序

既然目的是仿真,如果能以原声乐器声音为素材直接进行控制,也就是通过所谓样本合成原理产生声音,效果应该最直接。但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早期商用电子乐器没能采用样本合成,反而都是在真空管模拟(Analogue)电路上,采用算法合成原理产生声音的。这样从发声原理到形制与原声乐器截然不同,因此仿真不到位,仅仅是有些像,甚至只有一点像的影子。不过幸好仿真到不了位,在我看来,正是这不到位,迫使早期电子乐器不得不放弃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不得不用“写意”的手法去模仿,反而使早期电子乐器的音色具有了某种特色。这个特色可以说是仿真的副产品,也可以说是懵懂期电子乐器在仿真中无心插柳的结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计算机的诞生带来了数字电子乐器,简称数字乐器或数码乐器的发端,是既能以算法合成,也能以样本合成原理进行声音合成的电子乐器。但当时这些由真空管数字电路计算机发声的软件电子乐器,只停留在实验室中,比如Music N④系列计算机音乐语言。真空管时代的乐器,往往兼具商业性和实验性,因此无需赘述这个时期实验领域的硬件电子乐器。

电子乐器诞生初期,几乎所有形式的电子乐器,如模拟(Analogue)的、数码的;商用的、实验的;硬件的、软件的都出现了。电子乐器也处在发展方向似乎不明朗——仿真不到位,而自身特色未进入大众视野的懵懂期。

电子乐器在仿真中自塑

晶体管的发明使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大大缩小,同样大小的电子设备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录音。样本合成型电子乐器终于可以浮出水面,从构想变为现实。美乐特朗⑤(Mellotron)是我所知道的第一台采用样本合成原理的键盘乐器,是专门仿真弦乐队音色的,而声音样本是以模拟(Analogue)方式记录在磁带上的。

文章来源:《数码设计》 网址: http://www.smsjzzs.cn/qikandaodu/2021/0625/1395.html

上一篇:数码技术在木刻版画中的运用
下一篇:努力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数码设计投稿 | 数码设计编辑部| 数码设计版面费 | 数码设计论文发表 | 数码设计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码设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